南投縣政府及所屬機關(構)、學校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 一、為規範本府及所屬機關(構)、學校(以下簡稱各機關學校)請託關說事件之登錄與查察作業,符合透明化及登錄標準化,特訂定本要點。 二、本要點規範對象為服務於本府各機關學校,適用公務員服務法之人員及代表政府或公股出任法人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 三、本要點所稱請託關說,指不循法定程序,為本人或他人對前點之規範對象提出請求,且該請求有違反法令、營業規章或契約之虞者。 四、下列行為,不適用本要點之規定: (一)政府採購法所定之請託或關說行為。 (二)依遊說法、請願法、行政程序法或其他法令規定之程序及方式,進行遊說、請願、陳情、申請、陳述意見等表達意見之行為。 五、請託關說事件,應由被請託關說者於三日內向所屬機關政風機構登錄;未設置政風機構者,應向兼辦政風業務人員或首長指定之人員登錄。 未設置政風機構或兼辦政風業務人員之機關,其首長應指定專責登錄人員;機關首長延不指定者,由上級機關指定。 代表政府或公股出任法人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受請託關說者,應向本府政風處登錄。 六、各機關學校應將請託關說事件登錄資料逐筆建檔,每月循級陳報至上級機關政風機構,由本府政風處彙整轉法務部廉政署查考。 七、本府政風處就請託關說事件登錄之資料,應辦理抽查。 前項抽查作業,得請相關機關配合查察,以釐清相關事實。如發現有疑涉貪瀆不法之情形者,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八、各機關學校登錄之請託關說資料,經篩選分析,因而查獲貪瀆不法案件者,應對相關人員予以獎勵。 九、第二點之規範對象就受請託關說事件未予登錄,經查證屬實者,應嚴予懲處。 十、受理登錄人員或機關首長,如有故意隱匿、延宕或積壓不報,經查證屬實者,各機關學校或其上級機關應懲處相關人員。 前點及前項違失人員如為政務人員,得視其情節輕重,移送監察院審查。 十一、各機關學校處理請託關說之獎懲處理原則,準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會同法務部訂定之原則。 十二、各機關學校應按季將請託關說事件登錄之統計類型、數量及違反本要點受懲戒確定之人員姓名、事由公開於資訊網路。 依本要點登錄資料應保存十年。 十三、請託關說事件登錄參照法務部會同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訂定之標準格式辦理;標準格式尚未訂定前,以法務部廉政署製作之格式登錄建檔。 十四、各機關學校應加強宣導有關禁止請託關說之規定。 十五、本縣各鄉鎮市公所,得準用本要點之規定。 ----------------------------------------------------------------------- 南投縣政府及所屬機關(構)、學校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總說明 南投縣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貫徹建立廉能政府,將請託關說制度化、透明化及登錄標準化,使各機關首長及相關同仁在處理業務時,有清楚分際,爰訂定「南投縣政府及所屬機關(構)、學校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其要點如下: 一、揭示本要點之訂定目的。(第一點) 二、本要點之適用對象。(第二點) 三、請託關說之定義。(第三點) 四、不適用本要點之行為。(第四點) 五、請託關說事件受理登錄單位或人員。(第五點) 六、各機關應將請託關說事件登錄資料逐筆建檔,並彙轉本府政風處查考。(第六點) 七、建立抽查機制以利查察貪瀆不法。(第七點) 八、查獲貪瀆不法之獎勵機制。(第八點) 九、違反登錄作業規定懲處原則。(第九點、第十點) 十、獎懲處理原則訂定機關。(第十一點) 十一、請託關說事件之資料公開及保存。(第十二點) 十二、由法務部會同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定請託關說事件登錄標準格式。(第十三點) 十三、各機關應加強宣導有關請託關說之規定。(第十四點) 十四、本縣各鄉鎮市公所,得準用本要點之規定。(第十五點)